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師推薦
咨詢推薦
TAG標簽
淺談現代律師如何有效拓展案源
日期:2019-12-11 瀏覽次數:0司法部發表的《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中指出,截至2011年底,中國有律師事務所1.82萬家,與2008年相比,增長31.6%。合伙律師事務所1.35萬家,國資律師事務所1325家,個人律師事務所3369家,共有律師21.5萬人。專職律師占89.6%,兼職律師占4.5%,公司律師、公職律師、法律援助律師和軍隊律師占5.9%。這是一組龐大的數據。
同時,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十分突出:律師行業的2:8定律逐漸向1:9的比例靠攏,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律師正在背負著幾乎無法承受的生存壓力,這一切都是因為案源集中在了小部分知名律師手里,律師剛出來鮮少有知名度案件來源。在法律服務市場競爭激烈、專業化要求突出的情況下,我們律師最關心的問題是成長,然而成長是需要大量的實踐,從律師執業而言,是需要大量案件,要獲得律師案源,必須抓住以下幾點。
傳 統 媒 體
這是一個娛樂傳播方式多樣化的時代,通過電視、報紙、廣播是樹立知名度的好方法。律師需要有宣傳的技巧,新聞媒介組織有很多的公益活動都需要律師的介入,因此,律師可經??磮蠹?、電視,看到信息后要主動與編輯聯系毛遂自薦。不僅不要談報酬,還要主動參與新聞媒介報道的社會熱點案件、公益訴訟案件。哪怕僅僅是在報紙上說上三五句點評或者在電視上露一次臉,都是積累與財富,也有律師在報紙上做廣告,如果是長期做可選分類廣告。
社 區 推 廣
律師開拓業務千萬不能忽視社區法律服務。據了解,一位很勤奮的年輕律師,每周六都去一些高檔社區擺攤接受免費咨詢,他的真誠終于贏得了社區內幾個公司總裁的認可,之前這些老板根本沒有請律師做法律顧問的意識,在這位年輕律師的引導下,他們才明白律師對企業法律風險的控制是多么的重要與必要。因此,這位年輕律師接了不少個人的訴訟案子。
法 律 援 助
一、法律援助不止是等各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安排的法律援助案子才是法律援助。
二、法律援助不一定是費力賠本的苦活路。關于“舍”與“得”的辨證論述,律師要主動地參與行業主管部門安排的法律援助,以及經過自己判斷后認為應該值得參與的社會法律援助,而且法律援助的范圍不要局限于當前所在的省、市、縣,要將眼光放大于全中國。
三、要求其多派法律援助案件,律師所這邊談好條件,雖然法律援助案件費用不高,但次數多了費用也挺可觀。
尋 找 機 會
可以免費給企業或工廠的員工上法律培訓課,這并不代表要企業聘請我們擔任法律顧問。講課一般分為授課時間和提問互動時間,并且將我們律師的名片和宣傳資料派給來聽課的每一個人。雖然我們律師會時常解答他們所咨詢的法律問題,只要認可我們律師,他們或者是所在的公司,將來都有可能成為客戶。
專 業 能 力
專注學習的同時,注重知識的實踐和應用,做好初始經驗的累積,這是我們最需要做好的事情。在律師行業最理想的模式是案源找上門。但有一個前提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所謂專業能力,主要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剛開始,部分律師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接觸案件時,相關法律知識都知道,卻無法總結好完整的辦案思路。其實,我們需要的是不斷鞏固的機會,以及不斷學習辦案的經驗。
為 人 處 世
一、這里沒有捷徑,只有多讀書,多交流。法律作為一門社會類的學科,需要我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律師更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行業,除了專業的書籍之外,還需要了解各個行業的知識,例如:經濟學、邏輯學、心理學、管理學、經典文學。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學問,既能增長學識,也能更全面的發展。
二、我們的朋友圈也是業務圈,少一點功利,多一點真誠。維護好已擁有的人脈,積攢良好的口碑。當朋友圈里需要一個律師的時候,對方可能想到的會是我們。
放 寬 眼 界
法律+互聯網、法律+教育、法律+人工智能……這不僅僅意味著業務領域的新天地,對于業務自身的發展,或者案源的拓展都是一種新的思路。比如,互聯網+法律”,現如今,了解互聯網的人越來越多,然而,了解互聯網的律師少之又少。如果線下的朋友圈,以及口碑傳播渠道受到局限,我們可以選擇利用互聯網來發展更加廣闊的道路。同樣,“法律+人工智能”,有的律師已經嘗試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手段,既簡化辦公流程,又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支出。
事實上,開拓案源的根本立足于營銷,適度的營銷是錦上添花之作?,F代律師一定要做好自我營銷不可忽視。除了個別地區律師少、案件多的情況之外,大多數地方的律師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他們如何去分剩下的20%的案件,或者怎樣從大律師手中80%的案源里分一杯羹,沒有合適的自我營銷是不現實的。
現階段,我們應該在前期多鞏固專業學習技能,同時關注行業發展,隨時把握機遇,必要時創造機遇。平時,我們可以多參加活動比賽,多去接觸案件,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自己,并且能夠在這些事務中展現自己的長處。雖然可能沒有直接經濟價值,卻是一種非常好的展示機會,這就是自我營銷。當然,自我營銷一定要適度,不能逾越行業紀律,更不能觸碰法律底線。
推薦閱讀
- 2022-04-27婚內夫妻借款,離婚時要還嗎
- 2022-04-27高利轉貸罪的相關法律條文
- 2022-04-27劉興盛、邊衛東律師為某知名網課品牌成功維權
- 2022-04-25信凱快訊|企業合規再發力,信凱團隊護“企”航
- 2022-04-25離婚又復婚,房子算誰的?